風車星系(M 101,NGC 5457)
         底圖是可見光所攝照片,小框內是 X 光所攝影像。請用滑鼠移動小框,比較其差異。

 

         底圖是可見光所攝照片,小框內是紅外光影像。請用滑鼠移動小框,比較其差異。

位處 大熊座 (Ursa Major) 內距離我們約 21,000,000 光年遠的 風車星系 ( M 101) 螺旋星系, 近年發現 M 101 星系和鄰近星系的重力作用下,產生高密度物質的密度波 (Density Waves), 密緻的氣體持續形成圓弧狀星系, 密度波誘發在螺旋臂上數個區域的 恆星誕生潮 。透過 哈柏太空望遠鏡 (HST) 的觀測, 壯麗跨幅約有 170,000 光年的螺旋星系 M 101 清楚呈現了正面盤上的恆星和塵埃之特殊風貌。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Spitzer) 紅外光 影像顯示除了觀測到數百萬顆亮星和暗的塵埃,在強大重力作用下形成對稱於中心快速地環繞的渦漩結構, 以及在旋臂的分支上佈滿了這些稠密的毛絨狀星際塵埃, 又見到了一些灰暗的恆星正被這些星際塵埃所籠罩,形成 M 101 旋臂星系內部星際塵埃運行的重大機制。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錢卓拉 X 光天文台 (Chandra X-ray ObservatoryCXO) 在 2000 年  3 月 26 日至 2005 年  1 月 1 日 26 次針對天球座標 赤經 14 時 03.00 分 13.00 秒、 赤緯  + 54度 20 分 53.00 秒大熊座附近,總計進行約 274 小時  X 光 波段觀測攝得影像影像顯示環繞黑洞周圍高熱物質受到黑洞強大 重力作用 ,促使在高速碰撞中輻射出高能量的 X 光。紅色和藍色影像顯示 來自絕對溫度數百萬度 K 的氣體或是 星團 (clusters of stars) 的  X 光輻射。

可見光影像 X 光影像 紅外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