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M 31,NGC 224)
         底圖是可見光所攝照片,小框內是 X 光所攝影像。請用滑鼠移動小框,比較其差異。

 

         底圖是可見光所攝照片,小框內是紅外光影像。請用滑鼠移動小框,比較其差異。

仙女座星系 (Andromeda Galaxy; M 31 或 NGC 224) 是距離我們 銀河系 最近的一個大 橢圓星系, 它的亮度約為 3.4 視星等 、 距離我們約 2,900,000 光年 。 一般都認為我們的 銀河系外觀 會與 仙女座星系 很像,是個 Sb 型旋臂星系 。雖然直接用肉眼就可以看到 M 31 , 但還有很多 M 31 的情況 仍屬未知 , 例如為何 M 31 的中心擁有 兩個核 。 從 仙女座星系 瀰漫的光是由數千億顆的 恆星 成員、總質量達 1,100 億倍 太陽質量 共同貢獻而成的。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公佈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Spitzer) 紅外光 影像顯示其星系內部來自恆星較熱的區域,以及來自較冷的恆星胚胎 (embryonic stars) 和孕育它們的塵埃,紅色表示較冷的塵埃所在。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錢卓拉 X 光天文台 (Chandra X-ray ObservatoryCXO) 在 1999 年  10 月至 2007 年  7 月 23 次針對天球座標 赤經 00 時 42 分 44.40 秒、 赤緯  + 41 度 16 分 08.30 秒 仙女座 (Andromeda) 附近,總計進行約 40 小時  X 光 波段觀測影像顯示兩顆白矮星的碰撞併吞可能是許多星系裡誘發 Ia 型 超新星爆發 (supernovae) 的主因,CXO 新的觀測發現比之前所觀測到的還亮上 40 倍,其觀測資料可用於 量測宇宙加速膨脹 、以及 暗物質 (dark matter) 等問題。

可見光影像 X 光影像 紅外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