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鬚星系 (Antennae Galaxies,NGC 4038/NGC 4039)
         底圖是可見光所攝照片,小框內是 X 光所攝影像。請用滑鼠移動小框,比較其差異。

 

         底圖是可見光所攝照片,小框內是紅外光影像。請用滑鼠移動小框,比較其差異。

位於 烏鴉座 (Corvus) 內距離我們地球約 60,000,000 光年 遠的 NGC 4038 (位於照片上方) 和 NGC 4039 (位於照片下方) 兩個 星系 正在熱情地共舞中, 兩個星系強烈的交互作用或許該說是在  星系併吞 (Galaxy Merger) 過程中, 構成了著名的天線 (Antennae)星系或稱 觸鬚星系。在 哈柏太空望遠鏡 (HST)  可見光 照片中顯眼數以十億計的亮點是在旋轉盤面正形成中的恆星,而它們絕大多數是成群地以星團 (Star clusters) 方式呈現。影像中最亮、 質量 最密緻的區域,可說是超大星團 (Super star clusters) 。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Spitzer) 紅外光 影像顯示在兩星系融合過程中原兩核心生成了恆星誕生星爆區 (Starburst region) 熱點分布。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錢卓拉 X 光天文台 (Chandra X-ray ObservatoryCXO) 在 1999 年  12 月 1 日至 2002 年  11 月 22 日針對天球座標 赤經 12 時 01 分 53.70 秒、 赤緯  - 18 度 52 分 35.50 秒烏鴉座附近,總計進行約 117 小時  X 光 波段觀測攝得影像結合之前的 紅外光 可見光 影像合成影像顯示在 超新星爆發 (supernovae) 過程生成的氧 (O)、鐵 (Fe) 和矽 (Si) 元素,在高速膨脹過程中豐富了星系間元素成分組成,它們將在新恆星與行星的形成扮演重要角色。
        

可見光影像 X 光影像 紅外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