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卜勒超新星

         底圖是可見光所攝照片,小框內是 X 光所攝影像。請用滑鼠移動小框,比較其差異。

超新星爆發殘留物  SN 1604 是位於我們 銀河系 裡距離我們約 13,000 光年 蛇夫座 (Ophiuchus) 內,此顆超新星在 1604 年 10 月 9 日首次被人發現,到 10 月 17 日德國天文學家刻卜勒 (Johannes Kepler) 開始觀測此現象,故有刻卜勒超新星 (Kepler's Supernova 、Kepler's Nova 、 Kepler's Star) 之稱。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錢卓拉 X 光天文台 (CXO) X 光 波段觀測刻卜勒超新星殘留物 (SN 1604) 影像顯示極高溫發出 X 光的氣體主要分佈於 震波 (Shock wave) 的後緣,也就是說 超新星爆發 (supernovae) 所噴流的 高熱離子氣體 在高速膨脹過程中,不斷地與星際物質碰撞輻射出高能量的 X 光,這幅 CXO 所攝得的新影像解決了天文學家長久以來對於超新星如何將物質向外釋出的困惑。

可見光影像 X 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