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無法察覺的重恆星死亡餘波

          底圖是可見光所攝照片,小框內是 IRAC+MIPS 所攝影像。請用滑鼠移動小框,比較其差異。 可見光無法察覺的重恆星死亡餘波

         當一顆大於 3 倍 太陽 質量的 恆星 內部核融合耗盡,會產生強烈 重力崩塌與氣體擴漲 超新星爆發 (Supernova) 現象。 而這些外逸的大量雲氣和殘塊將會構成環狀稱之為 超新星爆發殘留物 (Supernova Remnants) 的外觀。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Spitzer) 上涵蓋波頻在 3.6 微米 、 4.5 微米、5.8 微米和 8.0 微米 4 波頻的紅外光陣列相機 (IRAC) 和波頻在 24 微米的多波頻成像光度計 (MIPS) 朝向位於 仙王座 (Cepheus) 距離我們約 3 萬 光年 遠處拍攝得 可見光無法察覺的重恆星死亡餘波紅外光影像 。令人驚奇地發現僅在 中紅外光波段 才現形影像,天文學家推測其原因是這顆重質量恆星 位於我們 銀河系 主要塵埃盤上,而且超新星爆發後膨脹的雲氣是富含氧  (O2) 成份氣體,以致於膨脹的塵埃與雲氣不易被察覺。

 
可見光影像 紅外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