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星雲在紅外光影像中消失

          底圖是可見光所攝照片,小框內是紅外光所攝影像。請用滑鼠移動小框,比較其差異。 北美洲星雲在紅外光影像中消失

         天鵝座 (Ctgnus) 內距離我們約  2,000 光年 處的 NGC 7000 ,是個著名的 瀰漫星雲 (Diffuse nebulae)。 可見光觀測下, NGC 7000 的形狀極像北美洲大陸地形、還有墨西哥灣和大西洋的外觀, 所以之稱為「北美洲星雲 」(North America Nebula)。北美洲星雲是由 氣體和塵埃 組成, 由於它受到 鄰近亮星的照射 而發亮, 我們才能看到它。在北美洲星雲的右側,有一個 塘鵝星雲 (Pelican Nebula,IC 5070 和 IC 5067),形狀也是十分的逼真。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Spitzer) 紅外光陣列相機 (IRAC)  和多波頻成像光度計 (MIPS) 拍攝得 北美洲星雲在紅外光影像中消失的影像。 影像顯示在 紅外光波段 未能顯現深暗區域的墨西哥灣與塘鵝頸部, 墨西哥灣反而成為數以百計恆星照亮的河道。其造成影像差別原因乃是 紅外光 波長比 可見光 長、能夠穿透密集塵埃的特性,因此明顯觀察到塵埃包裹生成中的恆星和行星。

 
可見光影像 紅外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