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
壹、何謂『 紅巨星 (red giant)、白矮星 (white dwarfs)』?
一顆類似太陽大小
質量的恆星, 它會在赫•羅圖
(H-R diagram) 的主序帶上停留約百億年,其間它會穩定地進行「氫融合成氦」的核能反應而產生大量的光和熱,
造就出向外擴散的力量足以抵擋住向內的重力,而維持外觀的平衡狀態 (現在的太陽正處於此狀態)。
直到氫的數量過少而使得「氫融合成氦」的能量不足以維持住穩定平衡的狀態, 接著在星球內部的塌縮、體積變小促使較高原子序元素的融合反應產生,
也就是它離開了主序帶的停留,進入「碳氮氧循環」核能反應的變星階段。 此時星球的外觀充滿著快速擴散的氣體,氣體因著擴散逐漸降低了它們的溫度而呈現 「紅色」的低溫特徵,
如此外觀巨大呈現泛紅的星體被稱之為「紅巨星」
(預計太陽成為紅巨星的晚期可能地球會被此種氣體所籠罩)。 當低溫泛紅的氣體散去後,裸露出原來星球內部的核心密緻組成,這類的星體是靠著自體殘留體溫散熱發光,
我們稱它為「白矮星」。
![]() |
2001. 06. 18.
|
貳、下列是已知的紅巨星:
叁、下列是已知的白矮星:
超新星殘骸 G299.2-2.9 | SN 1006 | |||
最近更新日期 : 201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