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主題介紹 ─ 土星


回到今日主題畫面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行星 : 土星



壹、土星基本資料:
半徑 體積 質量 平均密度 外層雲上方溫度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繞日公轉特徵 繞日公轉   自轉特徵   自轉週期   扁率 大氣層氣體成分
磁場 反照率 赤道面與黃道面夾角 表面重力 逃逸速度 衛星個數 
表面大氣壓 大氣成分  面貌 核心組成 重力加速度   磁場與轉軸
行星表面熱效應  土星環 磁圈 紋帶   公轉軌道上的特洛伊小行星 土星到底衛星個數有多少?
土星環系統具有自己的大氣   土星環粒子運行比想像地平靜   為什麼我們總是看到相同的月面?   土星環在土星外觀上的有趣影子 你對土星認識多少? (基礎篇)   土星和地球環境的比較  
土星大氣的主要成份   土星面貌  奇妙的土星北極六角形面貌   土星南半球表面雲層面貌   在土星系統裡跨新年的卡西尼號環繞器   自然色澤的土星外觀
土星極光 發現土星巨大塵埃環 土星的核心組成      


貳、人類與 土星

東方先民們的曆法 羅馬與希臘神話篇 埃及神話篇 星占學上的土星 (中華五行篇) 星占學上的土星 (中古歐洲職業篇) 星占學上的土星 (個人健康與命運篇)
從特展中談土星在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頁 天文史前的土星紀錄 (外行星運行的天象篇)   天文史前的土星紀錄 (伯利恆星的天象篇)   中國古天文的土星觀測   古希臘的土星觀測 (宇宙中心的「地心體系」思維) 古希臘的土星觀測 (一週內的七個日子)
古天文中科學性的土星認知過程 中古時代的土星科學觀測 (刻卜勒篇) 中古時代的土星科學觀測 (伽利略篇) 望遠鏡裡的土星 土星探測 (土星環與土星衛星篇) 土星探測 (極光篇) 
卡西尼號太空船造訪土星 科學性的土星認知過程  曆法中的土星週期   天文鐘上的土星   天文鐘上的土星 (意涵延伸篇)    


參、土星的 探測

認識土星 土星外觀 土星環與環縫隙 土星衛星 土星環與土星衛星的特殊關係 伽利略的土星觀測
惠更斯的土星觀測 卡西尼的土星觀測 威廉赫瑟爾的土星觀測 克爾 和庫柏的土星觀測 先鋒 11 號的土星探測成就 航海家的土星探測成就
1995 哈柏太空望遠鏡的土星探測成就   卡西尼號前往土星之路 卡西尼 ─ 惠更斯號任務 卡西尼號瞭解土星的任務 卡西尼號瞭解土星環的任務   卡西尼號瞭解土星磁層的任務
卡西尼 ─ 惠更斯號瞭解態坦之任務   卡西尼號瞭解土星衛星的任務 衛星淩土星        
           


肆、卡西尼號太空環繞器與土星系統:

復合式紅外光光譜儀 (CIRS) 簡介 CIRS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科學影像子系統 (ISS) 簡介 ISS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紫外光影像攝譜儀 (UVIS) 簡介 UVIS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可見光和紅外光繪圖光譜儀 (VIMS) 簡介 VIMS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卡西尼電漿光譜儀 (CAPS) 簡介   CAPS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宇宙塵分析器 (CDA) 簡介 CDA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離子和中性物質光譜儀 (INMS) 簡介 INMS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磁力計 (MAG) 簡介 MAG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磁氣圈影像裝置 (MIMI) 簡介 MIMI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無線電和電漿波科學 (RPWS) 簡介 RPWS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雷達 (RADAR) 簡介   RADAR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無線電波科學子系統 (RSS) 簡介 RSS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雷達 (RADAR) 簡介     RADAR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無線電波科學子系統 (RSS) 簡介 RSS 功能與已獲得成果    
           

 

伍、土星的 衛星
 
土星衛星的命名源由 衛星的來源推測:伴隨著行星誕生說 衛星的來源推測:大撞擊釀成的產物說 衛星的來源推測:捕捉到從旁路過的小星體說 土星衛星的組成與外觀 土星衛星的組成來源
土星衛星與土星的距離關係 軌道相鄰的驕小衛星會互換軌道   牧羊者衛星   衛星公轉的通道環縫   窄化相鄰兩衛星間的土星環縫 生成螺旋狀的密度波
鄰近行星環皺褶與波的肇事者 土星衛星系統   特洛伊小行星   尋找泰坦大氣中的湍流   泰坦大氣中的湍流雲層 土衛 3 上的壯觀傷痕
土衛 5 上趨於平緩的隕石坑景觀 泰坦和早期地球環境相似 土星環系統具有自己的大氣 土星環粒子運行比想像地平靜 為什麼我們總是看到相同的月面? 泰坦上有湖嗎?
惠更斯從泰坦送回的第一批訊息 土星到底衛星個數有多少? 土衛 2 的地表噴氣現象 土衛 2 的地表景觀 土衛 2 的大氣層 土衛 2 上有液態水嗎?
土衛 2 的內部結構 活躍的土衛 3 地表 土衛 4 的地表景觀 土衛 5 的地表景觀 土衛 6 的隕石坑地表景觀 土衛 6 的排水道地表景觀與惠更斯號探測器著陸點
土衛 6 的沙丘與冰凍火山地表景觀 土衛 6 的北方的湖泊區地表景觀 土衛 6 的微笑高地與鋸齒山脊地表景觀 貌似珊瑚的土衛 7 地形景觀 有趣的土衛 8 赤道地形景觀 有趣的土衛 8 黑白分明地貌
有趣的土衛 16 與土衛 17 的關係          
           

 

星名 別名 質量  赤道半徑  土星平均距離  公轉週期
Mimas 土衛 1 3.75 × 1019 公斤  209.1 × 196.2 × 191.4 公里 185,520 公里 0.942421813 地球日
Enceladus 土衛 2 7 × 1019 公斤  256.3 × 247.3 × 244.6 公里 238,020 公里 1.370217855 地球日
Tethys 土衛 3 6.27 × 1020 公斤  535.6 × 528.2 × 525.8 公里 294,660 公里 1.887802160 地球日
Dione 土衛 4 1.10 × 1021 公斤  560 公里 377,400 公里 2.736914742 地球日
Rhea 土衛 5 2.31 × 1021 公斤  764 公里 527,040 公里 4.517500436 地球日
泰坦 (Titan) 土衛 6 1.3455 × 1023 公斤  2,575 公里 1,221,830 公里 15.94542068 地球日
Hyperion 土衛 7  8 × 1017 公斤  180 × 140 ×112.5 公里 1,481,100 公里 21.2766088 地球日
Iapetus 土衛 8 1.6 × 1021 公斤  718 公里 3,561,300 公里 79.3301825 地球日
Phoebe 土衛 9 4 × 1017 公斤  110 公里 1295.2 萬公里 550.48 地球日 (逆行)
Janus 土衛 10 1.92 × 1018 公斤  97 × 95 × 77 公里 151,472 公里 0.6945 地球日
Epimetheus 土衛 11 5.4 × 1017 公  69 × 55 × 55 公里 151,422 公里 0.6942 地球日
Helene 土衛 12 8 × 1017 公斤  18 × 16 × 15 公里 377,400 公里 2.7369 地球日
Telesto 土衛 13 8 × 1017 公斤  15 × 12.5 × 7.5 公里 294,660 公里 1.887802160 地球日
Calypso 土衛 14 8 × 1017 公斤  15.0 × 8.0 × 8.0 公里 294,660 公里 1.887802160 地球日
Atlas 土衛 15 8 × 1017 公斤  18.5 × 17.2 × 13.5 公里 137,670 公里 0.6019 地球日
Prometheus 土衛 16 8 × 1017 公斤  74.0 × 50.0 × 34.0 公里 139,353 公里 0.6130 地球日
Pandora 土衛 17 8 × 1017 公斤  55.0 × 44.0 × 31.0 公里 141,700 公里 0.6285 地球日
Pan 土衛 18 8 × 1017 公斤  10 公里 133,583 公里 0.5750 地球日
Ymir 土衛 19   8 公里    
Paaliaq 土衛 20   9.5 公里    
Tarvos 土衛 21   6.5 公里    
Ijiraq 土衛 22   5 公里    
Suttungr 土衛 23   2.8 公里    
Kiviuq 土衛 24   7 公里    
Mundilfari 土衛 25   2.8 公里    
Albiorix 土衛 26   13 公里    
Skathi 土衛 27   3.2 公里    
Erriapo 土衛 28   4.3 公里    
Siarnaq 土衛 29   16 公里    
Thrymr 土衛 30   2.8 公里    
Narvi 土衛 31   3.3 公里    
Methone 土衛 32        
Pallene 土衛 33        
Polydeuces 土衛 34        
Daphnis 土衛 35        
Aegir 土衛 36        
Bebbionn 土衛 37        
Bergelmir 土衛 38        
Bestla 土衛 39        
Farbauti 土衛 40        
Fenrir 土衛 41        
Fornjot 土衛 42        
Hati 土衛 43        
Hyrokkin 土衛 44        
Kari 土衛 45        
Loge 土衛 46        
Skoll 土衛 47        
Surtur 土衛 48        
S/2004 S7 土衛 49        
S/2004 S12 土衛 50        
S/2004 S13 土衛 51        
S/2004 S17 土衛 52        
S/2006 S1 土衛 53        
S/2006 S3 土衛 54        
S/2006 S4 土衛 55        
S/2006 S6 土衛 56        
S/2007 S1 土衛 57        
S/2007 S2 土衛 58        
S/2007 S3 土衛 59        
Anthe 土衛 60        
           
資料來源: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NASA) , Cassini-Huygens : Mission to Saturn & Titan (JPL)

 

陸、土星的環
 
周期變化土星環外觀 土星環和地球的大小比較 土星主要環與環縫結構 行星環的來源推測:伴隨著行星誕生篇 行星環的來源推測:潮汐力篇 行星環的來源推測:潮汐力撕裂疏鬆星體釀成的產物篇
行星環的組成:外觀篇 行星環的組成:組成分子篇   行星環的運行:環面大飛輪篇   行星環的運行:外傳密度波篇   行星環的運行:共振現象篇 土星環的鄰居星體:共振波動現象篇
土星環的鄰居星體:牧羊犬篇 土星環的鄰居星體:密度波篇   土星環的鄰居星體:撞擊篇   土星環系統:A 環   土星環系統:B 環 土星環系統:C 環
土星環系統:D 環 土星環系統:F 環   土星環系統:G 環   土星環系統:E 環   土星環系統:新環 土星環系統:卡西尼環縫
馬克斯威爾環縫和可倫坡環縫 Encke 環縫與 Keller 環縫   土星環系統:新發現篇   土星環系統:距離篇   土星環系統:模擬太陽系盤面篇 土星環系統具有自己的大氣
土星環粒子運行比想像地平靜   土星環在土星外觀上的有趣影子   發現土星巨大塵埃環      

 

 


作者與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NMNS)
                                  蘇明俊 (STU)

最近更新日期 :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