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
壹、何謂「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 (Radio) 是一種電磁波,
在電磁波譜中,其範圍波長為 15 公分 ∼ 2 公里的電磁波的無線電波常被用於長距離的通訊,
如電視機、收音機等頻道都是運用到無線電波不易被阻擋、折射、變頻等特性。
現今也用無線電波來探索宇宙遙遠處的奧秘。
無線電波是波段寬且波長最長的 電磁輻射 ,
波長可超過 10 公里,
有極不易被其他物質遮擋的特性,
所以無線電波可在 空間 作長距離傳播,
將宇宙最遙遠的訊息帶給我們。藉由對它們的觀測,
我們可以開始推測宇宙的大小。也就是說,無線電波可穿越浩翰的太空,
且能 不改變 波長特性地耗費漫長光陰 ──
它走得越遠,
到達我們的時間就越長。
無線電波在宇宙開始沒多久就從已知的邊緣展開它們的旅程,
所以它能帶給我們有關 遙遠宇宙的訊息 。
貳、何謂「微波」?
微波 (Microwave) 是一種 電磁波 ,
在 電磁波譜 中,
其範圍波長為 0.1 ∼ 15 公分的電磁波。
微波常被用於短距離的通訊或遙控,如電視機、冷氣機、音響等遙控器都是運用到微波的原理。
現今也已應用 2450 MHz 的頻率於廚房中的烹煮食物,
以及現代人的生活充滿著遙控、通訊等微波電器等設備,都是微波的應用。
微波波長較無線電波短,適用於直徑介於 10 至 40 公尺的較小型電波望遠鏡。
1930 年,天文學家喬治•加墨 (George Gamow) 提出形成宇宙的
『 大爆發 』理論;
1949 年,他進一步解釋大爆發後的宇宙,
如今也逐漸地冷卻,現在,它的溫度約為絕對溫度 2.7 度 (約攝氏零下 270 度)。
1965年,經由微波的偵測,將微波望遠鏡指向任何方向,
影像都是一樣的,微弱的冷輻射均勻地來自各個方向,
這是殘留自宇宙開啟時『大爆發』的結果。
這正是微波望遠鏡所偵測到支持
宇宙大爆發理論 的
『 餘溫 』證據。
參、何謂「無線電波天文學」?
「無線電天文學」(通常所說的涵蓋了「微波天文學」)
是憑藉著蒐集和分析宇宙中距離我們遙遠的物質所輻射出來的 無線電波 ,
來研究這些物質,這些訊號包含來自宇宙背景輻射 (Cosmic Background Radiation)、
星際間 電漿 中的電子散射、
冷的 星際物質 、
鄰近 中子星 的區域、
鄰近 白矮星 的區域、
超新星爆發的殘留物 、
星際間密緻空間的區域、
星際間既冷且密緻的星際物質、
冷的 分子雲 等。
正如同以往數百年來,我們應用 可見光 的影像和照片,
來瞭解肉眼所見到的事物;
無線電天文學家也設法將各型「無線電波接收器」所接收到從距離我們遙遠物質所輻射出來的無線電波訊息,
利用電腦資訊影像化,讓我們也可以類似察看可見光照片的概念來認識這些無線電波訊息。
由「無線電天文學」的發展,更新了我們許多的宇宙學觀念。
肆、 無線電波與微波天文史 :
最近更新日期 : 201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