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主題介紹:哈柏太空望遠鏡


回到今日主題畫面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哈柏太空望遠鏡哈柏太空望遠鏡 (HST,Hubble Space Telescope) 是位於距離地表 600 公里高處環繞地球運行和進行天文觀測的望遠鏡, 名字的源由是為了紀念 20 世紀初觀測天文學家 哈柏 (Edwin P. Hubble,1889 - 1953), 他首度指出銀河中看似微弱的星雲其實是位在距離我們有幾百萬光年的其它星系中。 他的研究有助於天文學家了解 宇宙的浩瀚 。 將哈柏太空望遠鏡置放於大氣層外的原因, 是為了免除地球混濁大氣層中氣體對於 入射光的散射 所造成的視野 干擾 ,以及臭氧層對於高能光子如 紫外光 X 射線 γ 射線 的吸收。 哈柏太空望遠鏡是有始以來最具威力的 望遠鏡 , 它讓我們觀看宇宙的視野起了革命性的改變,哈柏太空望遠鏡已成為今日最具威力的望遠鏡之一。 上圖是在距離地表 600 公里高處環繞地球運行的哈柏太空望遠鏡圖示, 有配備多種觀測設施,可免除了地球的混濁大氣層的視野干擾, 在外太空主要進行探究宇宙大小遙遠距離觀測。

         1990 年升空的 HST,上面的裝備在設計當時可算是一時最佳的選擇,然而隨著升空的延後與至今早已超過執行任務 10 年的設計規劃。 所以,HST 的電子設備和電腦運作已遠遠落後地面上的科技進展,以致於經常出現以新一代的太空望遠鏡替換 HST 的聲音。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機構 (STScI) 目前的作法, 已決定不再延用派遣 太空梭 前往 替換電子套件 、 加添 最新光學設施


 

壹、哈柏太空望遠鏡的建造與維修:

哈柏太空望遠鏡規劃與先驅者 HST 計劃中的問題與贊助 HST 的建造 HST 的光學配件 有鏡面缺點的 HST HST 的鏡面缺點補救措施
HST 觀測運作的光學軸心校準 (COSTAR) 效勞於 HST 的太空梭任務 (STS-61) 效勞於 HST 的太空梭任務 (STS-82) 效勞於 HST 的太空梭任務 (STS-103) 效勞於 HST 的太空梭任務 (STS-109) 效勞於 HST 的太空梭任務 (STS-125)


貳、哈柏太空望遠鏡的設備系統基本資料:

光學望遠鏡裝備 (OTA) 導航感應設備 基本裝備資料 光學軸心校準裝置 (COSTAR) 高速光度計 (HSP) 2 號廣角行星鏡 (WFPC-2)
太陽能板陣列電子傳動裝置 (SADE) 迴轉速率感應組 (RSU) 磁力計 Goddard 高解析度攝譜儀 (GHRS) 太空望遠鏡成像攝譜儀 (STIS) 近紅外多重物件光譜儀鏡頭 (NICMOS)
精密導向感應器 (FGS) 固態數位記錄器 (SSR) 磁力感應系統 (MSS) 光控電子提升套件工具組 (OCE-EK) 電壓與溫度改進套件工具 (VIKs) 保護罩替代結構 (SSRF)
先進勘測鏡頭 (ACS) 近紅外多重物件光譜儀鏡頭 (NICMOS) NICMOS 低溫冷卻器 (NCC) 3 號廣角行星鏡 (WFPC-3) 宇宙起源光譜儀 (COS) 我們為什麼辦這個展?(一)


參、哈柏太空望遠鏡的精彩攝影特展:「太陽系」

特展緣起 特展規劃 哈柏太空望遠鏡的精彩攝影特展 展場開幕了! 我們為什麼辦這個展?(三) 土星極光
冥衛二和冥衛三 木星 2007 火星大接近 衛星淩土星 木星上的新暗斑 木星的撞擊痕
碰撞後留下的木星挫傷 被彗星撞擊的木星表面痕跡 自然色澤的土星外觀 太陽系裡的搜尋高手 行星系統的形成 圖解原行星盤面
太陽系外行星 HD 209458b 的大氣結構 哈柏太空望遠鏡留給我們的是什麼?        


肆、哈柏太空望遠鏡的精彩攝影特展:「恆星」

我們為什麼辦這個展?(四)   三裂星雲的雛星群 鄰近星系內雛恆星的誕生 麒麟座 V 838 NGC 346 內的雛星 疏散星團 Pismis 24 中的大質量恆星
恆星的誕生環境 恆星的形成 吹泡泡的恆星 環繞恆星的塵埃盤面 環繞恆星的塵埃環與盤面 M 4 裡的白矮星
M 42 孕育恆星的溫床 NGC 6886:被自己雲氣包裹的垂死恆星 Palomar 1:雛恆星的秘密 NGC 2174:恆星孕嬰房裡雛恆星大量排放的煙火 PK 166-06:一顆垂死恆星的遺毒  

 

伍、哈柏太空望遠鏡的精彩攝影特展:「星團」

NGC 1850 雙星團 NGC 265 NGC 602 NGC 3603 內的星爆星團 雄壯的半人馬座 ω 星團 半人馬座 ω 星團內恆星的全彩影像
NGC 2467 壯麗的麒麟座V 838 迴光景觀 天球上的 M 72 武仙座球狀星團 M 13 的擁擠核心 NGC 1872 不尋常的球狀星團 M 71
NGC 6934 巨大恆星球 NGC 1806 NGC 6611:老鷹星雲裡的活躍星球群 M 15:老星群伴隨年輕的輝光 NGC 288:鬆散中的恆星家族 NGC 6384:螺旋星系遮掩住的銀河系寶物

 

陸、哈柏太空望遠鏡的精彩攝影特展:「星雲」

我們為什麼辦這個展?(二) 我們為什麼辦這個展?(四) 超新星殘留雲氣   超新星遺骸 E0102 行星狀星雲附近的壯麗虹彩
N11 LMC N44C 茁壯中的 IC 4634 密度波 面紗星雲 Veil Nebula 天鵝座圈 Cygnus Loop 恆星壯烈死亡的餘波全彩照  
蟹狀星雲 (M 1) 蟹狀星雲 M 1   1987A 超新星早期演化過程 SN 1987A 超新星 超新星彩帶 SN 1006
  IC 418 星雲 IC 2944 內的撒克里球 紅矩形星雲 HD 44179 美麗的回力棒星雲 回力棒星雲
蜘蛛星雲 蜘蛛星雲的不同代恆星群        
 M 12:星雲的平靜隱藏著過往的狂亂 凝視 M 16 深處 M 16 內的恆星誕生雲柱 M 17 老鷹星雲  
獵戶座裡的恆星誕生火燄  M 43 獵戶座大星雲 M 42 M 42 裡的四合星 M 42、M 43 造形 M 42 孕育恆星的溫床
獵戶座大星雲圖集 獵戶座大星雲最顯著影像 M 42 裡的 061-401、090-326、106-417、109-246 區 M 42 裡的 109-327、110-3035、154-240、142-301 區 M 42 裡的 141-520、206-446、170-249、321-602 區 環狀星雲 (M 57)
M 42 裡的 177-541、177-341E、171-340、202-228 區 M 42 裡的 124-132、159-338、132-1832、131-247 區 M 42 裡的 203-506、205-421、181-825、198-222 區 M 42 裡的 131-247、180-331、473-245、347-1535 區 M 42 裡的 231-838、294-606、165-254 區 M 57 環狀星雲
臨近爆發恆星海山二星的混亂區域 船底座大星雲 NGC 3372 神秘山的廣角紅外光影像 浩翰星際間的神秘雕塑師 船底座大星雲的可見光影像 船底座大星雲的紅外光影像
船底座大星雲內的神秘山 船底座星雲的繽紛影像 神秘山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影像 神秘山的廣角影像 神秘山尖頂的 6 格影像 船底座大星雲內神秘山的壯麗景色
謎樣的 IRAS 05437+2502 星雲 初死星開始流逸的表層 IRAS 19475+3119 原行星狀星雲 IRAS 20068+4051 一個特異的螺旋行星狀星雲 IRAS 23166+1655    
NGC 281  NGC 346 NGC 604 星雲裡哺育中的雛恆星  棒旋星雲 (NGC 1300)    
NGC 2080 星雲 錐狀星雲 (NGC 2264) 蝴蝶星雲 (NGC 2346) 愛斯基摩星雲(NGC 2392) NGC 2440 NGC 2440
NGC 3324 星空中銳利的眼睛 NGC 3918        
 武仙座裡的奇特行星狀星雲 NGC 6210 NGC 6302 NGC 6326 NGC 6537 星雲 貓眼星雲 (NGC 6543) NGC 6572:耀眼行星狀星雲
NGC 6741  NGC 6751        
年輕小型行星狀星雲 NGC 7027  彩虹星雲 NGC 7023 螺旋星雲 (NGC 7293) 螺旋星雲 (NGC 7293)    


柒、哈柏太空望遠鏡的精彩攝影特展:「星系」

我們為什麼辦這個展?(五) 星系碰撞 螺旋星系盤面 星系合併舞曲 星系大融合起舞步驟 星系大融合圖集
蝌蚪星系圖集 星系合併中的現象 史帝芬五重星系 車輪星系    
螺旋星系 M 51 (NGC 5194/5) M 51A (NGC 5194) 的核心 黑眼圈星系 M 64 (NGC 4826) M 74 (NGC 628)    
M 81 (NGC 3031) 太空望遠鏡裡的 M 82 (NGC 3034) 合成照 M 82 (NGC 3034) M 84 (NGC 4374)星系核 風車星系 M 101 (NGC 5457) 草帽星系 (M 104、NGC 4594)
NGC 17 杜鵑座裡的螺旋星系 NGC 406 NGC 454 NGC 520   NGC 695
龐大星系 NGC 1132 NGC 1316 NGC 1345:銀河裡的星島 活躍星系 NGC 1275 的合成照 NGC 1275 內的磁場怪物  
NGC 1309 NGC 1512 的全彩影像 NGC 1533 NGC 1614 NGC 1672 螺旋臂上的星球育嬰室  
塵埃密佈的 NGC 2082 螺旋星系的互撞 (NGC 2207、IC 2163) NGC 2397 爆發性的秘密 NGC 2623 的合併結果 NGC 2758 NGC 2787
NGC 3077:謎樣的沉默星系 NGC 3256 先進勘測鏡頭裡的 NGC 3370 NGC 3690 NGC 3810  
NGC 4013 星系撞出了愛而非戰爭 (NGC 4038/4039) NGC 4402 NGC 4414 螺旋星系 NGC 4449 NGC 4452:特別修長的星系
NGC 4522 老鼠星系 (NGC 4676) NGC 4921        
NGC 5256 NGC 5331 NGC 5584:螺旋開啟的膨脹關鍵 NGC 5754 NGC 5866  
NGC 6050 NGC 6090   NGC 6217 NGC 6240 NGC 6503 NGC 6670  
NGC 6786       NGC 7049 內的塵埃通道 NGC 7469 (Arp 298, Mrk 1514)
AM 0500-620 (ESO 119-27) 環狀星系 AM 0644-741 AM 0702-601 AM1316-241 (ESO 508-45)    
Arp 55 (UGC 4881) Arp 87 Arp 81 (NGC 6621、NGC 6622) Arp 148 Arp 182 (NGC 7674)  
Arp 220   Arp 240 (NGC 5257、NGC 5258) Arp 256      
ESO 69-6 ESO 77-14   ESO 99-4 ESO 148-2 ESO 239-2 星暴 ESO 350-38
ESO 507-70 ESO 510-G13 ESO 550-IG02 ESO 593-8    
IC 391:不眠的星都 IC 883 IC 1623 IC 2545 IC 2810  
IC 4687 IC 5298   Markarian 273 Markarian 331 (UGC 12812) Markarian 848 (VV 705)
IRAS F10565+2448 IRAS 18090+0130 IRAS 20351+2521 IRAS 21101+5810    
UGC 5101 UGC 8058   UGC 8335 UGC 9618 蝌蚪星系 (UGC 10214) UGC 12158:滿佈臂旋條紋的棒旋星系
MCG+01-33-036 (VV 283) MCG+08-11-002 MCG+12-02-001   CGCG436-030 隱藏在亮星後方的昏暗星系 PGC 39058
2MASXJ09133888-1019196 ZW II 96        

 

捌、哈柏太空望遠鏡的精彩攝影特展:「黑洞 & 似星體」

重力透鏡 愛因斯坦環與愛因斯坦十字 星系核心的黑洞噴流 M 84 星系核    

 

玖、哈柏太空望遠鏡的精彩攝影特展:「宇宙」

我們為什麼辦這個展?(六) 我們為什麼辦這個展?(七) 星系團中的暗物質環 Abell 370 的 4 格畫面 Abell 1689 附近的彎曲時空 Abell 2218
史帝芬五重星系 發現宇宙早期的星系 蝌蚪星系圖集 大星系團裡的暗物質網狀結構 HCG 59 星系叢 哈柏太空望遠鏡看見深空大量的星系
星系團 MACS J0717 雪花般的遙遠星系群 MACS J0717.5+3745 亮光繪出的星系團 MACS J1423.8+2404      


拾、哈柏太空望遠鏡的精彩攝影特展:「圖解」

哈柏的星系類型 星系的形成 螺旋星系盤面 微重力透鏡 宇宙裡暗物質的立體分佈圖像 史帝芬五重星系的立體相對位置
宇宙史 恆星的形成 超新星殘留雲氣 圖解原行星盤面 星系核心的黑洞噴流 行星系統的形成
吹泡泡的恆星 盾形擾動 (Bow Shock) 迴光 (Light echo) 行星狀星雲附近的壯麗虹彩 太空望遠鏡裡的吸收譜線 運用光譜儀量測星體速率色散
SN 1987A 超新星 SN 1987A 的交互作用區域 1987A 超新星的發展 1987A 超新星早期演化過程 壯麗的麒麟座 V 838 迴光景觀 太陽系、銀河系和鄰近星系 M 31 的相對位置
以認出遙遠超新星來探究暗能量的特徵 環繞恆星的塵埃環與盤面 環繞恆星的塵埃盤面 太陽系外行星 HD 209458b 的大氣結構 在 SN 2004dj 爆發前後的 NGC 2403 影像  

 


作者與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NMNS)
                                   蘇明俊 (STU)

最近更新日期 : 201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