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主題介紹:史匹哲紅外光太空望遠鏡


回到今日主題畫面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史匹哲紅外光太空望遠鏡: 2003 年升空加入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壯大太空觀測行列的 史匹哲 (Spitzer) 紅外光太空望遠鏡 (Spitzer Science center,簡稱 Spitzer ),是 NASA 在太空中最新的一架大型天文望遠鏡。當然,它所裝置的 紅外光 偵測裝備的靈敏度和圖像的解析能力會是之前所有的太空望遠鏡的裝置所不及。 因此,天文學家對 Spitzer 觀測任務充滿著更大的期望。

        史匹哲紅外光太空望遠鏡 (Spitzer ) 主要任務,是在 3 微米至 180 微米 紅外光波段的範圍 廣泛的全面探究宇宙。 它上面的主要裝備有三:
        一、涵蓋波頻在 3.6 微米 (測量溫度 T ~ 805 K)、 4.5 微米 (T~ 644 K)、5.8 微米 (T ~ 500 K) 和 8.0 微米 (T ~ 362 K) 4 波頻的「紅外陣列相機 (Infrared Array Camera,IRAC)」。
        二、一套在 5.2 微米 (T ~ 557 K) 至 38 微米 (T ~ 76 K) 波長的適中解析度「紅外攝譜儀 (Infrared Spectrograph,IRS)」。
        三、涵蓋波頻在 24 微米 (T ~ 120.8 K)、70 微米 (T ~ 41.4 K) 和 160 微米 (T ~ 18 K) 波頻的「多重波頻成像光度計 (Multiband Imaging Photometer,MIPS)」。

        Spitzer 集中地觀測 棕矮星 太陽系外行星 行星的形成初期之原行星 (protoplanetary)、環繞 行星週遭的碎片盤面 (disks) 、 極端明亮的 星系 、 活躍的星系,以及 早期宇宙 。 目前的成果是已經留下了鉅大量的觀測資料尚等待分析和專有的建檔。


 

壹、熱輻射與紅外光:

特展緣起 特展規劃 何謂「熱」?何謂「溫度」? 熱的轉移與溫度的量測 紅外光是種熱輻射產生的電磁波 紅外光的發現與探測
紅外光主要波段特徵 何謂「紅外光天文學」? 20 世紀初期的紅外光觀測史 紅外光譜觀測 20 世紀 50 ~ 60 年代的紅外光觀測史 20 世紀 70 年代的紅外光觀測史
20 世紀 80 年代紅外光的觀測熱潮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的紅外光觀測熱潮 20 世紀 90 年末期的紅外光觀測史 21 世紀初期的紅外光觀測史 COBE 的觀測任務與現有成果 ISO 的觀測任務與現有成果
2MASS 的觀測任務與現有成果 ipac 的任務與現有成果 近紅外攝影及多目標光譜儀 (NICMOS) 的任務與現有成果 IRAS 的任務與現有成果 MSX 的任務與現有成果 凱克干涉儀的紅外光觀測任務與現有成果
赫歇耳太空天文台的觀測任務 卜朗克探勘者號遠紅外與次毫米波觀測任務 銀河系的紅外光現有觀測成果 宇宙背景的紅外光現有觀測成果 星際塵埃的紅外光現有觀測成果 獵戶座大星雲的紅外光現有觀測成果


貳、史匹哲紅外光太空望遠鏡 (Spitzer ) :

NASA 4 大太空天文台計畫的分工 Spitzer 規劃與先驅者:萊曼•史匹哲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Spitzer ) 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的紅外光天文觀測 宇宙簡史觀測在各個波段太空望遠鏡裡的分工


參、太陽系裡的星體:

發現土星巨大塵埃環 Schwassmann-Wachmann 1 彗星 Encke 彗星殘骸軌跡 木星族彗星 百萬計破裂彗星碎屑呈現的彗尾 圖解一顆爆發的彗星
           


肆、太陽系外行星:

首圖示系外熱行星大氣 原行星盤面的紅外譜線 譜線顯示原行星盤面的結構 NGC 1333 裡冒蒸汽的恆星 環繞雛恆星的行星生成盤面 Kepler-10 恆星族畫像

 

伍、星球的形成與生命起源的有機素材:

IC 1396 裡的暗雲球 HH 46/47 噴出物 北落師門星周盤面 重雛恆星觸發恆星的誕生 M 16 高聳雲柱裡忽隱忽現的星星 獵戶頭冒出的雛恆星
獵戶座大星雲裡溫暖使命的夢幻星球 在女巫頭星雲裡的雛恆星 女巫頭星雲裡的雛恆星紅外光影像 HH 221 暴露暗中進行的噴流 金牛座裡的雙原始棕矮星
找著失蹤的黑洞 暗分子堆裡發現隱藏的恆星 玫瑰星雲 NGC 2244 之刺 巨蛇座裡的雛恆星 HH 46/47 的紅外光影像 L1157 的紅外光影像
塵埃搖籃裡的雛星 環繞磁星的塵埃環 恆星藝術工作 M 17 裡的弓形震波紅外光影像 震驚的恆星鄰近區域環境 環繞在恆星 HR 8799 的碎片盤面
IRAS 03282+3035 的原恆星外殼層與噴流 CB230 的原恆星外殼層與噴流 IRAS 16253-2429 的原恆星外殼層與噴流 L1152 的原恆星外殼層與噴流 L483 的原恆星外殼層與噴流 HH270 VLA1 的原恆星外殼層與噴流
極低溫的棕矮星 SDWFS J143524.44+335334.6 M 17 周遭的恆星形成 人馬旋臂上的系列恆星形成區 IRAS 13481-6124 重恆星與其搖籃 銀河系外的太空球體 恆星風中的標準燭光
北美洲星雲裡的雛恆星群 Henize 206 裡的恆星形成景觀 RCW 79 泡沫爆發景觀 Sharpless 140 恆星育嬰處 在 RCW 49 裡的恆星形成景觀 HOPS-68 的晶體雨噴泉
恆星群裝飾出獵戶的刀 灰塵覆蓋重恆星的死亡 IRAS 2214+5948 裡恆星誕生的景觀 W5 恆星形成區 3 大太空望遠鏡裡的黑洞湧流影像 薄霧遮掩的大黑洞
伽瑪射線爆 GRB 050525a IC 342 星系裡恆星生成的古怪網狀組織 IC 342 星系裡的古怪塵埃網狀組織 獵戶座大星雲裡的恆星誕生奇特景觀 圍繞死亡星球的新行星 是終極還是浴火重生的行星?

 

陸、銀河系盤面:

銀河盤面經度 57.8 - 66.0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49.5 - 57.8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41.3 - 49.5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33.0 - 41.3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24.8 - 33.0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16.5 - 24.8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8.3 - 16.5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0.0 - 8.3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351.7 - 0.0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343.5 - 351.7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335.2 - 343.5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327.0 - 335.2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318.7 - 327.0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310.5 - 318.7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302.2 - 310.5 度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經度 294.0 - 302.2 度的紅外光景觀 清澈的銀河盤面內側景觀 銀河盤面內側的恆星盛產景觀
銀河盤面上恆星群聚景觀 銀河中心熾熱發紅的塵埃 銀河盤面上恆星排列如勳章的牡丹星雲 銀河盤面上如鼠窩狀群聚的雛恆星 銀河盤面上的紅外光景觀 銀河盤面上雛恆星群的紅外光景觀
3 大太空望遠鏡裡的銀河盤面景觀 外逸的震波 呈現泡沫狀的狂亂星群 被紅綠光包圍的重恆星 在銀河盤面上的蛇蹤 背景仿如幽靈頭的 DR6 恆星形成區
紅外光影像中呈現的龍魚 環繞銀河系的環


柒、星雲:

3 大太空望遠鏡裡的蟹狀星雲 (M 1) 景觀 3 大太空望遠鏡裡的 M 1 景觀 蟹狀星雲 (M 1) 的紅外光影像 蟹狀星雲 (M 1) 的超新星爆發殘留物紅外光影像   礁湖星雲 M 8 的深處紅外光影像
M 16 的紅外光影像 M 16 高聳雲柱的紅外光影像 M 16 的雲柱景觀 三裂星雲 (M 20, NGC 6514) 紅外光景觀 重恆星胚胎期的孵育室 (M 20、NGC 6514) 啞鈴星雲 M 27 紅外光影像
M 42 的紅外光影像 在獵戶座大星雲(M 42、M 43) 的延線上 獵戶座大星雲 (M 42、M 43) 裡 X 光呈現的聖誕老人車駕 混沌狀的獵戶座大星雲 (M 42、M 43) 心臟 獵戶座大星雲 (M 42、M 43) 獵戶座大星雲 (M 42、M 43) 裡的恆星誕生奇特景觀
星空裡的塵狀鑽戒 (Cas A) 仙后座 A  (Cas A) 超新星爆發的迴光現象 3 大太空望遠鏡裡的仙后座 A (Cas A) 超新星爆發殘留物 仙后座 A  (Cas A) 超新星爆發殘留物的紅外光影像 仙后座 A  (Cas A) 超新星爆發迴光的紅外光影像  
NGC 246 行星狀星雲 NGC 281   小麥哲倫星雲(NGC 292) 的紅外光影像 帶著尾巴的小麥哲倫星雲 (NGC 292) 紅外光影像 大麥哲倫星雲紅外光影像  
玫瑰星雲 NGC 2244 之心 蜘蛛星雲 (NGC 2070) 的紅外光影像 灼熱發光的 NGC 2070     NGC 6543 紅外光影像
船底座大星雲 (NGC 3372) 的紅外光景觀 北美洲星雲 (NGC 7000) 在紅外光影像中消失 北美洲星雲 (NGC 7000) 在不同電磁波段中變臉 一個花蕾般的反射星雲 NGC 7129 螺旋星雲 NGC 7293 裡的彗星效應 螺旋星雲 NGC 7293 紅外光影像
揭開 RCW 86 之謎 揭開 RCW 86 古老的超新星記載之謎 紅外光影像呈現綠色的環狀星雲 RCW 120    
仙王座 B 星雲紅外光影像 隱藏在塵埃中的黑寡婦星雲 IC 348 的紅外光影像      
刻卜勒超新星殘留物 (SN 1604) 太空望遠鏡裡的 SN 1604 影像 Tycho 超新星 (SN 1572、Cas B、3C 10) 殘留物     超新星的震波 N132D
DR21 恆星形成區 L183 暗星雲核心的光芒 暗星雲 L1014 核心並非空無星球 指向船底座 η 星的雲柱 史匹哲望遠鏡首幅溫暖的紅外光影像 3 大太空望遠鏡裡的 N49 影像
紅外光影像中呈現的龍魚 死亡恆星的噴流 宇宙龍捲風 (HH 49/50) 死亡恆星的哀號 雙螺旋星雲 可見光無法察覺的重恆星死亡餘波

 

捌、星團:

塵埃帷幔後的星系化石 銀河系裡新找到的星團 M 45 的紅外光影像 冠冕星團的紅外光影像 半人馬座 ω 球狀星團紅外光影像

 

玖、星系:

M 31 (NGC 224) 多頻率影像 M 31 (NGC 224) 紅外光影像 解構 M 31 (NGC 224) 的星與塵 M 31 與 M 32 碰撞證據 顯現銀河系鄰居 M 33 (NGC 598) 的大小與光彩 三角座星系 (M 33、NGC 598) 多頻率影像
神秘的 M 51 (NGC 5194) 太空望遠鏡裡的 M 51 (NGC 5194) 影像   M 57 (NGC 6720) 紅外光影像 M 63 (NGC 5055) 紅外光影像 M 66 (NGC 3627) 紅外光影像
      Abell 2667 紅外光影像 NGC 2841 紅外光影像 NGC 1097 紅外光影像
M 81 (NGC 3031) 紅外光影像 螺旋星系 M 81(NGC 3031) 隱藏的 M 82 (NGC 3034) 龐大暈圈 3 大太空望遠鏡裡的 M 82 (NGC 3034) 景觀   M 95 (NGC 3351) 紅外光影像
M 101 (NGC 5457) 紅外光影像 3 大太空望遠鏡裡的 M 101 (NGC 5457) 景觀 3 大太空望遠鏡裡的 M 101 (NGC 5457) 多頻率影像   M 104 (NGC 4594) 紅外光影像 不規則的 M 106 (NGC 4258) 旋臂
NGC 300 紅外光影像 NGC 1566 紅外光影像 共舞中的 NGC 2207 與 IC 2163   玫瑰星雲 NGC 2244 之心 NGC 2976 紅外光影像 天線星系 (NGC 4038/4039)
NGC 4579 紅外光影像 NGC 4725 紅外光影像 NGC 5291 紅外光影像 側看 NGC 5907 紅外光影像    
星系碰撞融合成熾熱巨大星系 (NGC 6240) 煙花星系 (NGC 6946) 紅外光影像   NGC 7331 紅外光影像 NGC 7793 紅外光影像    
Abell 383 的重力透鏡效應 后髮座大星團 (Abell 1656) 裡的矮星系 (NGC 4889)     3C 326 紅外光影像 車輪星系紅外光影像
Arp 65 紅外光影像 老星系對發出年輕輝光 (Arp 82) Arp 107 紅外光影像   Arp 205 (NGC 3448 與 UGC 6016) 的星系撞擊 Arp 227 (NGC 470 與 NGC 474) 的星系撞擊 Arp 276 (NGC 935 與 IC 1801) 的星系撞擊
半人馬 A 星系 (Centarus A) 紅外光影像 龐大規模的星系碰撞 (CL0958+4702) 揭露 J2143-4423 星系團的神秘 紅外光找著昏暗星系 找著失蹤的黑洞 暗分子堆 (BHR 71) 裡發現隱藏的恆星
超級星爆星系 J100054_023436 強大的星爆護罩 (ZW II 096) 星爆星系 ZW II 96 隱秘的 Maffei 2 紅外光影像 紅外光的哈柏星系類型 遠近星系的不同景觀


什、早期宇宙:

發現深空的大星系 (HUDF-JD2) 初期宇宙的大星系 (HUDF-JD2) SWIR 計畫觀測到遙遠的 ELAIS-N1 星系群 史帝芬五重星系裡的震波 高紅位移的星系團 遙遠的 SCUBA 星系
遙遠群聚的星系團紅外光影像 早期宇宙裡最年輕最明亮的星系團之一 Abell 1689 MS1054 星系團 星系大都會 CIG J02182-05102 遠古星系團 CIG J02182-05102 仍在生成恆星 宇宙邊緣的星系都會 COSMOS-AzTEC3
發現已知深空裡最小團的星系團 來自宇宙首顆恆星的紅外光 宇宙黑暗時期後的第一束光 宇宙簡史 宇宙簡史觀測在各個波段太空望遠鏡裡的分工


什壹、不同波段影像疊圖比對:

BHR 71 HH 46/47 北美洲星雲在紅外光影像中消失 指向船底座 η 星的雲柱
可見光無法察覺的重恆星死亡餘波 M 20 M 31 M 42、M 43  
M 51   M 81   M 82 M 101
M 104 M 17 NGC 2264 天線星系


什貳、星空不同波段影對照動畫影片:(*mov)

IC 1396 裡的暗雲球   螺旋星系 M 81   HH 46/47 噴出物   Henize 206 裡的恆星形成景觀  
DR21 恆星形成區   在 RCW 49 裡的雛恆星形成景觀   在行星生成盤面上的冰有機物   半人馬 A 星系  
NGC 246 行星狀星雲   刻卜勒超新星殘留物   神秘的 M 51   塵埃帷幔後的星系化石  
環繞雛恆星的行星生成盤面   三裂星雲   M 104   指向船底座 η 星的雲柱  
遙遠的太陽系統   星際間小星體碰撞時的景觀   纏繞的塵埃環   三裂星雲  
不尋常行星系統的形成   M 57   被遮掩的行星亮光   如何量測被遮掩的行星亮光  
外星世界的日落景觀   外星環繞的碎石帶   Tempel 1 彗星   死亡恆星的哀號  
隱藏的 M 82 龐大暈圈   一顆浴火重生的太陽系外行星誕生   解構 M 31 的星與塵   行星形成盤面可能制約著恆星  
獵戶大星雲之旅   太陽系外行星的冷與熱   哈柏太空望遠鏡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對獵戶座大星雲的景觀   雙恆星的行星系統  
太陽系外行星上的熱乾與雲層   高速雛恆星風生成的危險區   玫瑰星雲 NGC 2244   極熱且暗的太陽系外行星  
描繪出太陽系外行星的世界   混沌狀的獵戶座大星雲心臟   如何描繪出遙遠的太陽系外行星   L1157 原恆星的現形  
濃厚雲氣裡的光   解析迴光現象   接近銀河系盤面上次亮的恆星   在噴發中恆星旋轉盤面上矽酸鹽晶體的形成過程  
行星毀滅性大撞擊   土星系統之旅      

 


作者與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NMNS)
                                   蘇明俊 (STU)

最近更新日期 : 201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