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12 年 3 月 21 日

太陽系外行星特展 (50):以都卜勒效應法找著已確認的行星

文字提供 : 陳輝樺

說明 : 我們觀察夜空若發現某星光的光譜呈 藍位移 (blue shift), 則依 都卜勒效應 (Doppler effect)分析可得知此星球是靠近我們而來; 反之,若某星光的光譜呈 紅位移 (red shift), 則依都卜勒效應分析可得知此星球是遠離我們而去。 正因為有著都卜勒效應的光譜分析,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星光是呈現 紅位移 的跡象, 也就是說,我們觀測到的宇宙眾星辰絕大多數是正加速地離我們遠去, 驗證著 宇宙大霹靂 ( Big Bang ) 的學說。現今我們將都卜勒效應也應用於找尋太陽系外的行星 (extrasolar planet 或 exoplanet) 系統。 若我們從 地球 往外觀測,發現觀測星體旋轉盤面平行於我們的視線, 則在觀測到的恆星附近能觀測出環繞此恆星的物質 光譜 有一側為紅位移的現象, 而另一側有藍位移的現象。 依據量測到的光譜紅位移或藍位移的程度,可計算出行星體的運行速度, 再加上 行星體 與恆星的距離和環繞恆星的 周期 , 即可依據 刻卜勒 定律得出行星的 質量 (mass) 大小了。 下列以確認的 30 顆系外行星,就是 利用 都卜勒效應法 找尋到太陽系外的行星系統 。上圖示天體藝術家筆下 Gliese 876 c 的想像圖像。
 
 
系外行星 質量 (MJ) 公轉周期
(地球日)
距離母恆星
(AU)
扁率 傾斜角
(度)
發現年份
Gliese 876 d 0.021 1.938 0.021 0.2067 50.201 2005
GJ 3634 b 0.022 2.646 0.029 0.0801 58.683 2011
Gliese 581 e 0.008 3.149 0.028 0.0261 50.537 2009
Tau Boötis b 8.389 3.312 0.048 0.0236 150.521 1996
COROT-7c 0.026 3.698 0.046 0.0018 78.206 2009
Upsilon Andromedae b 1.266 4.617 0.059 0.0226 147.169 1996
Gliese 581 b 0.059 5.369 0.041 0.0159 57.259 2005
Gliese 581 c 0.021 12.929 0.073 0.1674 53.550 2007
HD 38529 Ab 0.782 14.310 0.129 0.2477 123.331 2000
55 Cancri b 1.030 14.651 0.118 0.0096 126.780 1996
Gliese 876 c 0.714 30.088 0.131 0.2559 48.071 2001
55 Cancri c 0.214 44.364 0.247 0.0048 53.241 2002
Gliese 876 b 2.276 61.117 0.211 0.0324 83.929 1998
Gliese 581 d 0.026 66.800 0.218 0.3809 58.257 2007
Gliese 876 e 0.046 124.262 0.338 0.0546 120.548 2010
HD 60532 b 3.150 201.825 0.761 0.2776 162.580 2008
Upsilon Andromedae c 6.673 237.746 0.753 0.2396 16.746 1999
55 Cancri f 0.190 259.805 0.804 0.2963 54.619 2005
Epsilon Reticuli b 4.500 415.241 1.156 0.0583 17.403 2000
Iota Draconis b 9.395 511.098 1.272 0.7124 69.920 2002
HD 147513 b 1.268 540.361 1.265 0.2577 111.525 2002
Pollux b 2.409 589.636 1.693 0.0204 90.684 2006
HD 60532 c 7.457 607.065 1.586 0.0383 162.060 2008
Mu Arae b 1.709 643.252 1.495 0.1284 78.867 2000
HD 128311 c 3.215 918.751 1.720 0.1709 49.731 2005
HD 10647 b 1.493 1,040.389 2.055 0.1632 38.640 2003
Upsilon Andromedae d 6.094 1,302.605 2.527 0.3181 42.633 1999
HAT-P-17c 1.416 1,797.885 2.748 0.0968 77.217 2010
Epsilon Eridani b 1.552 2,502.236 3.383 0.7021 30.110 2000
55 Cancri d 4.783 5,169.447 5.901 0.0141 53.031 2002

 

明日主題 : 太陽系外行星特展 (51):已確認的多行星系統 (known multiplanetary systems)
天文史上的今天 : 1948 年 3 月 21 日,美國電腦科學家 Scott Elliott Fahlman (1948.3.21.-) 出生。 
今日星象、行星動向、節氣
揭開星空的奧秘 ─ 系列(一) 觀天術 中國人的科學智慧 ─ 天文地學篇
揭開星空的奧秘 ─ 系列(二) 星座探奇 天文動畫影片 ─ 紅外光攝影集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樹德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 都是取材自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