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12 年 2 月 23 日
 

太陽系外行星特展 (23):達爾文計畫 (Darwin) 與蓋亞任務 (Gaia Mission)

文字提供 : 陳輝樺

說明 : 除了美國太空總署 (NASA) 搜尋環繞著其他恆星之 類地行星 (Terrestrial planets) 的太空望遠鏡計劃外,歐洲太空總署 (European Space AgencyESA) 也設計多顆太空望遠鏡衛星來進行探索,其中包含了達爾文計畫 (Darwin) 和蓋亞任務 (Gaia Mission) 兩個太空探索衛星。達爾文計畫是以 太空望遠鏡干涉測量法 來搜尋環繞著其他恆星之 類地行星 (Terrestrial planets) 的太空望遠鏡 (space telescopes),設計應用 3 - 4 公尺的太空望遠鏡配合光譜儀 (spectrometers) 和干涉儀 (interferometer) 陣列鏡頭組成天文干涉儀 (astronomical interferometer),擬置放在離地面 150 萬公里、環繞 地球 且背對 太陽 的拉格朗日點 (Lagrange points)  L2 軌道上。

        接續依巴谷衛星High Precision Parallax Collecting Satellite,Hipparcos) 計畫的蓋亞任務 (Gaia MissionGlobal Astrometric Interferometer for Astrophysics) 衛星, 也是歐洲太空總署 (European Space AgencyESA) 預定於 2013 年升空的太空望遠鏡干涉測量法來搜尋環繞著其他恆星之類地行星 (Terrestrial planets) 的太空望遠鏡計畫,擬置放在 地球 和環繞地球且背對太陽的 L2 之間、在一種類周期性 的 利薩如軌道Lissajous orbit)上 ,針對 銀河系 內 10 億顆 20 視星等 的恆星進行監視,量測其恆星視差、位置、距離和自行 (proper motions), 以及光譜亮度和 都卜勒效應 (Doppler effect) 。 蓋亞任務不但可以提供銀河系的 3-D 立體影像和起源及演化,並可以得知每顆恆星的物理特徵,如亮度、溫度、重力和組成元素。 換言之,蓋亞任務 觀測可以提供銀河系的起源、結構與演變史,同時測量大量的類星體 (quasars)、星系 (galaxies)、系外行星 (extrasolar planets) 和太陽系 (solar system) 內星體。

明日主題 : 太陽系外行星特展 (24):其他凌日法系外行星巡天搜尋計畫
天文史上的今天 : 1922 年 2 月 23 日,瑞典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阿爾伯特•維克多•巴克隆德 (Albert Victor Bäcklund,1845.1.11.─ 1922.2.23.) 逝世。他最出名的工作是由他名字命名在偏微分方程解之間的巴克隆德變換 (auto-Bäcklund transformation),已在孤粒子波 (Soliton waves) 理論中應用。 
今日星象、行星動向、節氣
揭開星空的奧秘 ─ 系列(一) 觀天術 中國人的科學智慧 ─ 天文地學篇
揭開星空的奧秘 ─ 系列(二) 星座探奇 天文動畫影片 ─ 紅外光攝影集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樹德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 都是取材自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