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12 年 2 月 2 日

太陽系外行星特展 (2):太陽系外行星探索史

文字提供 : 陳輝樺

說明 : 在 16 世紀哥白尼的支持者義大利哲學家 (Giordano Bruno) 提出太陽系外存在類似 太陽系 裡的行星繞著固定的恆星運行的論點。早在 19 世紀就有天文學家聲稱發現 系外行星 (extrasolar planet 或 exoplanet),但是後來的天文學家都認為這些早期觀測都是可疑的。 直到 1988 年加拿大天文學家布魯斯·坎貝爾 (Bruce Campbell)、 G. A. H. Walker 和  Stephenson Yang 等人利用視向速度法 (radial-velocity observations ) 發現圍繞少衛增八 (紫微左垣七仙王座 γAlrai) 行星的結果, 首次獲得在 2003 年運用改進了的觀測技術得以確認。 1992 年波蘭天文學家亞歷山大•沃爾茲森 (Aleksander Wolszczan,1946. 4. 29. - ) 和美國天文學家戴爾•弗雷 (Dale Frail) 宣佈發現一個圍繞 脈衝星 (pulsar) PSR 1257+12 的行星 (上圖示天體藝術家筆下 PSR 1257+12 其中的 3 顆行星)。 這項發現迅速被確認,這是首次對系外行星的確認。 這些系外行星相信是由 超新星的殘餘物 所構成,或是巨型氣體行星的固體核心被 超新星拋出 所形成。

            當代的系外行星發現能夠快速地展開,或許該從日內瓦大學的米歇爾•麥耶 (Michel Mayor,1942. 1.12. -) 和戴狄爾•魁若茲 (Didier Queloz,1966. 2. 23. - ) 於 1995 年 10 月 6 日宣佈首次發現一顆 主序星 (main-sequence) 飛馬座 51 行星 b (51 Pegasi b) 開始。先進的高解析度光譜學科技加速了新系外行星的順利發現與證實, 這些新發展讓天文學家可以憑藉著行星對母恆星的 重力 (Gravitation) 影響間接偵測到該系外行星的存在,也有行星因為經過母恆星前面導致母恆星光度減弱而被發現。 至今已確認發現了 755 個系外行星,而且還有 2011 年 2 月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刻卜勒任務 (Kepler mission) 發現待確認的 1,235 顆,總數達近 2,000 顆系外行星,其中 54 顆極可能適合生物在上面存活。在已確認的系外行星當中, 包括了一些在早前在 1980 年代已被宣稱發現過但被質疑的。已確認的系外行星當中很多都是由傑佛瑞•馬西 (Geoffrey W. Marcy,1954. 9.29.- ) 的隊伍在加州大學的里克天文台和凱克天文台發現。 天文學家也已發現了 20 個擁有超過一個行星的行星系統,最早發現的一個為 仙女座 (Andromeda) υ 行星系統  (Upsilon Andromedae)。經由 紅外光太空望遠鏡 恆星盤觀測 ,顯示在一些行星系統中也存在著數以百萬計的系外 彗星 (Comets)。

明日主題 : 太陽系外行星特展 (3):都卜勒效應的方法找尋太陽系外行星系統
天文史上的今天 : 1893 年 2 月 2 日,匈牙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Cornelius Lanczos (1893.2.2.─ 1974.6.25.) 出生。他專精於相對論,於 1924 年發現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軸對稱固體塵埃旋轉之確切解,也再次發現 Van Stockum dust 解。
今日星象、行星動向、節氣
揭開星空的奧秘 ─ 系列(一) 觀天術 中國人的科學智慧 ─ 天文地學篇
揭開星空的奧秘 ─ 系列(二) 星座探奇 天文動畫影片 ─ 紅外光攝影集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樹德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 都是取材自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