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12 年 1 月 15 日

小行星 (15):穀神矮行星 (1 Ceres)

文字提供 : 陳輝樺

說明 : 義大利天文學家朱塞普•皮亞齊 ( Giuseppe Piazzi ,1746.7.7.-1826.7.22.) 於 1801 年 1 月 1 日在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波德 ( Johann Elert Bode , 1747. 1. 19.– 1826. 11.. 23.) 所提出的 波德定律 (Titius–Bode law)預測軌道距離上發現被命名為第 1 號的 穀神矮行星 (1 Ceres) 小行星,它的名稱源自羅馬神話裡掌管植物生長、收穫和慈愛的羅馬神祉。它的直徑平均約 950 公里是在 太陽系 內已知最大的小行星體 (Asteroids) 、且是唯一位於 小行星帶 (Asteroid belt ) 的一顆 矮行星 (Dwarf planets)、是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和最重的天體,它的質量約 9.80 × 1020 公斤佔小行星帶總質量的三分之一(32%)。 最近的觀測顯示它外表呈現球狀,不同於其他較小且重力較低而 呈現不規則形狀 小行星 。穀神星的表面可能是各種水冰和水合礦物 (如碳酸鹽岩和黏土等) 的混合物 。穀神星也出現了分化,有岩石化的核心和以冰為主的地函,表面可能有在液態水海洋下形成的海灣。在 2007 年 9 月 27 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發射了黎明號 (Dawn Mission) 太空船,計畫在 2011 至 2015 年間環繞 穀神矮行星 (1 Ceres) 和灶神矮行星 (4 Vesta) 進行近距離探測。

            穀神矮行星 (1 Ceres) 的基本資料如下:(上圖照是哈柏太空望遠鏡 (HST) 的 先進勘測鏡頭 (ACS)  所攝影像)
星體
名稱
軌道半
徑 (AU)
公轉週期
(地球年)
軌道在黃道面傾角 軌道離心率 長寬高
(公里)
約月球的直徑比例 質量
(×1018 公斤)
旋轉週期
(小時)
轉軸
傾角
表面
溫度
Ceres 2.77 4.60 10.6° 0.079 975 × 975 × 909 28% 940 9.07 ≈ 3° 167 K

 

近地小行星臨近地球的最新訊息經常會呈現在本網頁「今日星象」中。

明日主題 : 小行星 (16):智神矮行星 (2 Pallas )
天文史上的今天 : 2005 年 1 月 15 日,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惠更斯登陸探索器 (Huygens probe)於 2004 年 12 月 25 日成功脫離卡西尼號太空探索環繞器 (Cassini orbiter),在 2005 年 1 月 15 日能順利登陸土衛 6 (泰坦)地表。
今日星象、行星動向、節氣
揭開星空的奧秘 ─ 系列(一) 觀天術 中國人的科學智慧 ─ 天文地學篇
揭開星空的奧秘 ─ 系列(二) 星座探奇 天文動畫影片 ─ 紅外光攝影集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樹德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 都是取材自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