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11 年 12 月 5 日

紅外光太空望遠鏡攝影特展 (249):遠古星系團 CIG J02182-05102 仍在生成恆星
影像提供 : NASA / JPL / Caltech / K. Tran (Texas A&M Univ.)
文字提供 : 陳輝樺

說明 : 宇宙自從 大霹靂 (Big Bang) 至今已 知有 137 億年 了, 那麼宇宙是由 哪些成分組成的 ,宇宙裡的星球與星系是何時生成的,它們又是如何地相對運動與分佈呢? 透過不同波段天文望遠鏡的觀測影像分析,或許能揭曉某些不為人知的奧秘。在前天對於 MS1054 星系團 (galaxy clusters) 影像的介紹中,說明星系的運動有匯集成星空都會區的趨勢。昨天繼續這話題的介紹, 提到 2010 年 5 月 11 日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公佈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Spitzer) 紅外光陣列相機 (IRAC) 和紅外光多波頻成像光度計 (MIPS) 在銀河系外廣域紅外光星系搜尋計畫 (Spitzer Wide-area InfraRed Extragalactic survey, SWIRE) 所進行的 紅外光 觀測,以及位於美國夏威夷毛納基山頂 Subaru Prime Focus Camera (Suprime-Cam) 可見光 波段影像,合成位於 鯨魚座 (Cetus)內距離我們約 96 億 光年 遠的 星系大都會 CIG J02182-05102 合成影像 ,發現它們在宇宙大霹靂 30 億年後生成、且在約 10 億年間可凝聚呈現仿如星系大都會。 今天再深入介紹後續在 2010 年 8 月 18 日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公佈的 遠古星系團 CIG J02182-05102 的合成影像觀測新發現 。影像裡綠色和紅色點狀表示的都是遙遠的星系, 在紅外光觀測下它們顯得特別的明亮,顯示重質量的恆星正在這些星系團核心附近活躍地生成中,或許可以推知這些大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觀測的基本資料與上圖色澤表示波頻處理簡述如下表:

所在星座:

  鯨魚座

星體名稱:

星系
赤經 (時:分:秒)
 02 : 1820.5
赤緯 (度:分:秒)
- 05 : 0851.4

距離我們 (光年 ) :

9,600,000,000

北方位指向

垂直朝上

觀測波頻、觀測裝置:
可見光 700 nm Subaru Suprime 紅外光  4.5 µm Spitzer IRAC 紅外光  20.0 µm Spitzer MIPS

明日主題 : 紅外光太空望遠鏡攝影特展 (250):船底座大星雲 (NGC 3372) 的紅外光景觀
天文史上的今天 : 1973 年 12 月 5 日,英國物理學家沃森瓦特 (Robert Alexander Watson-Watt,1892.4.13.-1973.12.5.) 逝世。他曾經在 1935 年 2 月 26 日首次演示他發明的 雷達裝置。   
今日星象、行星動向、節氣
揭開星空的奧秘 ─ 觀天術 中國人的科學智慧 ─ 天文地學篇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樹德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 都是取材自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