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11 年 10 月 8 日

紅外光太空望遠鏡攝影特展 (191):環繞在恆星 HR 8799 的碎片盤面
影像提供 : NASA / JPL / Caltech / K. Su (Univ. of Arizona)
文字提供 : 陳輝樺

說明 : 2009 年 11 月 4 日,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公佈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Spitzer)  24 微米波頻在遠紅外波段的多波頻成像光度計 (MIPS) 觀測銀河盤面上位於 飛馬座 (Pegasus)內距離我們約有 129 光年 遠處攝得 環繞在恆星 HR 8799 的碎片盤面影像。影像 顯示黃白色表示著包圍 雛恆星 HR8799 (V342 PegasiBD+20 5278,FK5 3850,GC 32209,HD 218396,HIP 114189, PPM 115157, SAO 91022) 的碎片塵埃雲範圍約 2,000 天文單位 (冥王矮行星公轉半徑約 80 AU), 類似於我們太陽系裡 海王星 外的 庫柏小行星帶 (Kuiper belt)。 Spitzer 紅外光影像裡觀測到的是 原恆星 (protostars) 和 行星旋轉盤面。觀測的基本資料與上圖色澤表示紅外光波頻處理簡述如下表:

所在星座 :
 飛馬座
星體類型
 雛恆星
赤經 (時:分:秒) 
23 : 07 :28.7
赤緯 (度:分:秒)
+ 21 : 08:03.3

距離我們 ( 光年 ) :

129
   

明日主題 : 紅外光太空望遠鏡攝影特展 (192):金牛座裡的雙原始棕矮星
天文史上的今天 : 1918 年 10 月 8 日,丹麥化學家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Jens Christian Skou ,1918.10.8.-) 出生。他與美國化學家保羅·博耶 (Paul Delos Boyer,1918.7.31.- )、 英國化學家約翰·沃克 (John Ernest Walker ,1941.1.7.-)一起發現了一種位於細胞膜上的酶 :鈉鉀-ATPase(鈉鉀幫浦),由於他們的貢獻共同榮獲 1997 年諾貝爾化理獎。    
今日星象、行星動向、節氣
揭開星空的奧秘 ─ 觀天術 中國人的科學智慧 ─ 天文地學篇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樹德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 都是取材自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