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11 年 9 月 29 日

紅外光太空望遠鏡攝影特展 (182):塵埃嬰兒毯裡的雛星
影像提供 : NASA / JPL / Caltech / Harvard-Smithsonian CfA
文字提供 : 陳輝樺

說明 : 鄰近 蛇夫座 (Ophiuchus) 與 天蠍座 (Scorpius) 、 距離我們大約 407 光年遠的 ρ Ophiuchi   暗星雲 (Dark Nebulae) 是個著名的恆星生成區。 2008 年 2 月 11 日,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公佈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Spitzer) 紅外光陣列相機 (IRAC) 拍攝得 Rho Ophiuchi 塵埃嬰兒毯裡的雛星紅外光影像。 影像顯示主要由氫分子雲氣組成的 ρ Oph 雲裡,約有 300 顆年齡未達 30 萬年且兩極噴流中的 雛恆星 。 上照片裡不同的星光色澤表示相對不同的星球 表面溫度 與演化年齡。最年輕的恆星群被塵埃所裹住,極可能它們的 行星系統 已形成。 照片中有些黃綠色的年輕 恆星盤面系統 ,已有著它們的密實雲氣。擁有出生時材質已演化成恆星者,以藍白色表之。觀測的基本資料與上圖色澤表示紅外光波頻處理簡述如下表:

所在星座 :
 蛇夫座
星體類型
 暗星雲裡的雛恆星
赤經 (時:分:秒) 
16 : 27 :21.8
赤緯 (度:分:秒)
- 24 : 22:25.6

距離我們 ( 光年 ) :

407

視大小 (度) :

2.1 × 1.0

觀測波頻與裝置:
紅外光 3.6 µm Spitzer IRAC 紅外光 4.5 µm Spitzer IRAC 紅外光 5.8 µm Spitzer IRAC 紅外光 8.0 µm Spitzer IRAC

明日主題 : 紅外光太空望遠鏡攝影特展 (183):南冕座星團的紅外光影像
天文史上的今天 : 1765 年 9 月 29 日,德國天文學家卡爾路得維希哈丁 (Karl Ludwig Harding,1765.9.29. - 1834.8.31.)出生。他首先發現 婚神矮行星 (Juno)、以及 3 顆 彗星,出版登錄了 12,000 顆恆星的星表《Atlas novus coelestis》。月面上有一環形山以他命名,第 2003 號 小行星體 也命名為「哈丁」。    
今日星象、行星動向、節氣
揭開星空的奧秘 ─ 觀天術 中國人的科學智慧 ─ 天文地學篇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樹德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 都是取材自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