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10 年 6 月 18 日

哈柏太空望遠鏡攝影特展 (18): M 42 孕育恆星的溫床
影像提供 : C.R. O'Dell and NASA/ESA
文字提供 : 陳輝樺

說明 : 這幅 哈柏太空望遠鏡 (HST) 所拍攝的 獵戶座大星雲 (The Great Nebula in Orion,M 42) 中 2.5 光年 區域 的 照片 ,照片中充分地呈現星雲裡各種不同的特徵。 M 42 是孕育恆星的溫床, 在這些溫床裡包含有氫氣、雛恆星、正以 高速噴出物質的恆星噴流 。圖中清晰可見的絲狀體大部份是震波 ( Shock wave ) 所造成的, 它們是震波的前沿,在此被震波推動而快速運動的物質正推擠著緩慢移動的星際物質。 圖中特別明顯的震波是來自左下方的亮星。 獵戶座大星雲距離 地球 約 1500 光年,並與 太陽 位於 銀河系 同一漩渦臂 上。 M 42 已知的基本資料簡述如下表:

所在星座 :
 獵戶座
星體類型
彌漫星雲  
NGC 編號 :
1976

距離我們 ( 光年 ) :

1,500

赤經 (時:分)

05 : 35.4

赤緯 (度:分)

-  05 : 27
視星等  (Mag.) :
4.0
視大小 (角分) :
85 × 60


 

 

明日主題 : 哈柏太空望遠鏡攝影特展 (19):自然色澤的土星外觀
天文史上的今天 : 1922 年 6 月 18 日,荷蘭天文學家雅各布•科爾內留斯•卡普坦 (Jacobus Cornelius Kapteyn,1851.1.19.─ 1922.6.18.) 逝世。他於 1897 年發現了自轉高速的 矮星 卡普坦」;1900 年發表了第一份南天的星表「好望角星表」 (Cape Photographic Durchmusterung);1904 年提出恆星二流理論;1906 年他提議在天空中均勻、隨機地選出 206 個區域,進行恆星計數,首開統計天文學之舉,促進了星系動力學的發展。依據恆星計數的結果,卡普坦建立了「島宇宙」 (island universe) 模型,並估計 銀河系 的大小與 太陽系 的位置。為了紀念他,第 818 號 小行星、以及 月面上一座環形山 就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今日星象、行星動向、節氣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樹德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 都是取材自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