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10 年 1 月 7 日

天文學與生命起源的對話特展 (68):適合生命孕育與繁衍的條件 (七) ─ 適合生命繁衍的生命族群條件
提供者 : 陳輝樺

說明 : 除了昨天考量 適合生命繁衍的物理條件 外, 根據美國「人類基因體研究」的一項報告, 人類皮膚上的細菌可分成 6 個族群,多達 130 多種。 在人體手肘內側的皮膚上,即使洗得乾乾淨淨,1 平方公分面積還是含有 100 萬個細菌。 但不用擔心,這些細菌不是壞細菌,而是生物學家所稱的「共生菌」, 對人體可產生互利作用。 「人類微生物群系」係人體內部和表面所有微生物 (包括細菌古細菌真菌寄生蟲病毒)的總稱, 人體靠這些微生物提供多種必要的服務,包括消化,因此人類其實應被視為「超級有機體」; 在這個有機體中,細菌的細胞數十倍於人類的細胞數。 人體所含細菌的基因總數至少是人類基因體所含基因數(約 2 萬個)的 100 倍, 而且人體各個部位涵養著不同的細菌群落。 上圖示是高倍電子顯微鏡下的噬菌 (Phages)。

明日主題 : 天文學與生命起源的對話特展 (69):生命密碼 DNA
天文史上的今天 : 1984 年 1 月 7 日, 法國物理學家阿爾弗雷德•卡斯特勒 ( Alfred Kastler,1902.5.3. ─ 1984.1.7.) 逝世。 他因為在原子共振和磁核共振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的光學方法發明與研究而榮獲 1966 年諾貝爾物理獎。
今日星象、行星動向、節氣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樹德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 都是取材自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