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06 年 8 月 19 日

紫外光天文學史 (19): 紫外光與黑光 (Black light) 的應用
提供者 : 陳輝樺 (AEEA 小組 , NMNS )

說明 : 黑光 (Black light) 是能輻射出 UVA (長波紫外光) 與少許 可見光 波段的燈光, 它就是我們通常簡稱的 紫外光 (Ultraviolet) 。典型發亮的黑光是由一些除了磷光劑外的時尚螢光所組成,一般的構造是燈泡外覆以一根稱為「五德玻璃 (可見光的透光率很低,但是紫外線的透光率高)」的深藍紫色氧化鎳玻璃管。 它能遮掩幾乎所有約 400 奈米 (1 nm = 10-9 m) 範圍波段的可見光,商業上稱如此顏色的燈泡為「藍黑光 (blacklight blue) 」 (波峰為波長 365 奈米 ),有別於未罩上深藍紫色氧化鎳玻璃管的遙控器「黑光 (blacklight)」。 典型的螢光劑常用金屬元素鍶 (Sr) 化銪 (Eu) 所發出的波峰為 368 - 371 奈米 或鋇 (Ba) 矽 (Si) 化鉛 (Pb)  所發出的波峰為  350 - 353 奈米 波段紫外光。

         黑光常用於原子模型、分子結構上的探討、特殊物質材料上的研究,以及閃爍光源與雷射光的開發。雖然是屬於紫外線的波長範圍內 (UVA ,長波紫外光),但它並不像波長較短的 UVB (280 — 320 nm 中波紫外光) 和 UVC (200 — 280 nm 短波紫外光) 會破壞 DNA 造成皮膚癌、 並加速著 皮膚的老化 。 無論如何,黑光是波長較長的 UVA 長波紫外光,它雖然不會造成彷如日曬下的傷害,但仍可能危害到生物體內的 膠原纖維 (collagen fibers) 和破壞皮膚下的 維他命 A ,所以使用上仍須小心。

 

明日主題 : 紫外光天文學史 (20): 紫外光與螢光燈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陳輝樺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夕堯 (NTPU 國立台北大學)
                                                    蘇明俊 (樹德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都是取材自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