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05 年 8 月 11 日
螺旋星系 (Spiral -
Galaxies) 是星球聚集的一種型態, 此類星系的外觀在望遠鏡中顯現多呈扁平而中央凸隆、外圍結構像漩渦般往外發展。
星系中令人迷惑的不只是那些可見光能看得見的結構部分,
而那些非可見光所能看到的毛絨狀區域更是令人迷惑。
到底有多少的物質才能形成這樣具觀的毛絨狀旋臂景觀呢 ?
就以近可見光電磁波段所能看見的
M 101 大螺旋臂星系為例,
近來透過哈柏太空望遠鏡的觀測,
除了觀測到數百萬顆亮星和暗的塵埃在強大重力作用下,形成對稱於中心快速地環繞的渦漩結構,
以及在旋臂的分支上佈滿了這些稠密的毛絨狀星際塵埃,
又見到了一些灰暗的恆星正被這些星際塵埃所籠罩,
形成
M 101 旋臂星系內部星際塵埃運行的重大機制。
這些肉眼所難見著的星際塵埃會不會又要生成其他星體 ? 還是它們會和黑暗物質有某些關聯呢 ?
科學家 相信
必需有大量我們尚未觀測到的
「 黑暗物質」存在,方能呈現如此大的重力,
使得這些稠密的毛絨狀星際塵埃快速地繞行其對稱的中央形成渦漩,且能夠維持住旋臂的結構、甚至於整個星系。我們對
M 101 已知的基本資料簡述如下表:
|
|
||||
|
|
||||
|
|
||||
|
|
||||
|
|
主編 :
陳輝樺 、
王夕堯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夕堯
(NTPU 國立台北大學)
蘇明俊
(NKNU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教所)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都是取材自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