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03 年 12 月 6 日

秋季星座 (36) : Algol 食變星
提供者 : 陳輝樺 (AEEA 小組 , NMNS )
圖片來源 :Colour Star Atlas epoch 2000 (John cox & Richard Monkhouse)

說明 : 位於 英仙座 (Perseus) 的 Algol 變星 (或稱為 26 β (Beta) Persei 變星) 是個與我們距離僅約 1 百 光年 、且以每秒 4 公里的速度遠離我們。 在 1667 年首先被 Geminiano Montanari (1632 - 1687) 發現, 在 1782 年再次被 John Goodricke (1764 - 1886) 發現了它, 且確定它星光的規律變化週期為 2.867 天 (即 2 日 20 小時 48 分 56 秒), 亮度變化在 2.12 與 3.40 視星等 間。 John Goodricke 第一位確認出 Algol 變星 是由 Algol A 星和較暗的伴星 Algol B 星所組成的 雙星系統 , 在互繞中因著相互掩食的現象而造成觀測時所見到的星光亮度週期性之變化, 也就是它們是「 食變星 (Eclipsing Binary Variable)」。 1889 年 Hermann Carl Vogel (1841 - 1907) 確認 John Goodricke 所觀測到的現象, 並且發現 Algol A 星的 都卜勒效應位移 光譜為 B8V 和 Algol B 星的都卜勒效應位移光譜為 Am 。 觀測發現 Algol A 星和 Algol B 星相距僅約有 1 千萬公里遠, 另外還發現環繞它們運行而距離約 8 千萬公里的 Algol C 星和 Algol D 星等伴星。

明日主題 : 秋季星座 (37) : 英仙座 A (NGC 1275)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主編 : 陳輝樺 、 王夕堯
                          諮詢服務 : 陳輝樺 或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夕堯 (NTPU 國立台北大學)
                                                       蘇明俊 (NKNU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教所)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都是取材自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
本網站由教育部 92 年度中小學科學教育計畫專案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