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02 年 9 月 17 日

光是什麼? (23) 紅外光
提供者 : 陳輝樺 (AEEA 小組 , NMNS )

說明: 紅外光 (Infrared) 是一種 電磁波 , 在 電磁波譜 中,其範圍自波長為 7000 埃 (1 A0 = 10-8 公分 = 10-4 微米) 的紅光到波長為 0.1 公分的微波。 紅外光是 M. Herschel 於 1800 年所發現的。 紅外光有著顯著的熱效應,可用溫差電藕、光敏電阻或光電管等儀器探測。 按波長略可分成 0.75 ∼ 3 微米 (1 微米 = 10-4 公分) 的近紅外區、3 ∼ 30 微米的中紅外區和 30 ∼ 1000 微米的遠紅外區等三段。應用紅外光譜, 在研究分子結構、固態物質的光學性質、夜視環境等,用途極大。
        在紅外光天文觀測上,紅外光望遠鏡仿如星系雲氣中的照妖鏡。 星雲是由塵埃與氣體組成的巨大雲氣團, 新的星球便是 誕生 於其中, 超新星爆發 又造就出另一團星雲, 而 矮星 中子星 、 或是 黑洞 正躲於當中。 星雲因閃耀著明亮的顏色而成為宇宙中最美妙的事物之一。 但它的微光卻遮掩了內部新生成的星球,或是矮星、中子星、黑洞在其中的作為。 利用紅外線望遠鏡可看到星雲內部的狀況寫真。 譬如上圖利用紅外光望遠鏡在蟹狀星雲中心發現了 旋轉的中子星 , 它是 超新星爆發後 殘留的核心, 這個發現驗證了近代恆星演化的理論。

明日主題 : 光是什麼? (24) 可見光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作者與主編 : 陳輝樺 、 王夕堯
諮詢服務: 陳輝樺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夕堯 (NTPU 國立台北大學)
蘇明俊 (NKNU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教所)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都是取材自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