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02 年 7 月 7 日

什麼是相對論? (7) 伽利略的時間概念思維
提供者 : 陳輝樺 (AEEA 小組 , NMNS )

說明: 近代科學、天文學的重要啟萌乃是源起於公元十六七世紀的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1564 ∼1642,有現代天文學之父的尊稱)。 他最著名的貢獻之一,是利用「光線穿過玻璃時會折射彎曲」的透鏡聚光原理, 設計在狹長的管內使用兩片透鏡所製造的 「透鏡式望遠鏡」, 首先將其應用於天空而帶來令人振奮的星空新發現, 掀起一陣陣的觀星和科學研究的熱潮, 開拓了世人的自然景觀視野, 更帶領著歐洲走出科學文明黑暗的世代。 人們從望遠鏡中所看到的景觀大大地改變了他們既往的想法, 他們相信自己從望遠鏡中所看到的一切,建立起「眼見為憑」的信念、 「觀測和實驗」等親身體驗的科學態度。
        他的另一項重要的貢獻是在探究運動體的實驗, 他著名的實驗之一,是關於自由落體的探討, 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認為「重物落得快、輕物落得慢」。 伽利略首先認清這是錯誤的觀點, 伽利略攜帶不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球,爬上 54 公尺高的比薩斜塔頂端, 讓球落下來,實驗結果是「同時」著地。
       而在時間的思維方面, 伽利略 18 歲那年的某一天,他觀察教堂內搖晃的吊燈, 使用脈搏測量吊燈擺動的週期:幅度雖然變小,但週期仍然不變, 這是他的第一次發現 ─— 單擺的等時性。 1656 年惠更斯 (Christiaan Huygens, 1629 - 1695) 將鐘擺加裝在機械時鐘後, 原本不很可靠的時鐘就準確了,其使用的原理就是利用到單擺的等時性。

明日主題 : 什麼是相對論? 牛頓力學裡的微積分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作者與主編 : 陳輝樺 、 王夕堯
諮詢服務: 陳輝樺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夕堯 (NTPU 國立台北大學)
蘇明俊 (NKNU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教所)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都是取材自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
本網站由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科教處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