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01 年 6 月 17 日

宇宙的燈塔 : 波霎
提供者 : 陳輝樺 (AEEA 小組 , NMNS )

說明: 中子星 (波霎、脈衝星──宇宙的燈塔)的發現是, 在 1967 年,丹麥電波天文學家約塞琳•貝爾 (Jocelyn Bell) 發現天空有奇怪的星體, 它們不像其他已知的星球會持續發光, 而是每隔數秒就發射一串規律的 無線電波脈衝。 這些奇怪的星體即為今日所知的脈衝星, 它們是旋轉相當快速的老化垂死星球,它們的組成元素幾乎都是中子,且伴隨著強大的磁場。 因此會從它們南北兩極附近發射出無線電波束橫掃太空,就像燈塔發出的光束一樣。 中子星的直徑不超過 30 公里,但密度階次約為 1012克/每立方公分, 是顆十分密緻的星體,且有著達 1012 - 13 高斯的強烈磁場,正因為小體積內所擁有如此大的磁場而造就出中子星兩極的輻射和噴流的景觀。 中子星的噴流和輻射會隨著物質與能量的耗失, 而呈現出旋轉周期逐漸緩慢的現象。

明日主題 : 白矮星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E-mail 給主編、提問題和看法、與 AEEA 互動 後一天主題

作者與主編 : 陳輝樺 (NMNS) 、 王夕堯 (NMNS)
諮詢服務: 陳輝樺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夕堯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NKNU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教所)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都是取材自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網頁 ,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