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01 年 4 月 14 日
說明: 波長約 1 至 600 公釐的微波,其波長較 無線電波短 , 適用於直徑介於 10 至 40 公尺的較小型電波望遠鏡。 1930 年,天文學家 喬治•加墨 (George Gamow) 提出形成宇宙的 『 大爆發 』理論, 它基本論點是建立在宇宙始於一次難以想像的 巨大爆發 , 這次爆發創造了今日圍繞著我們的每件事物。 它從爆發的一點通漸延伸至現今我們周圍的廣大天空。1949 年, 喬治•加墨進一步解釋大爆發後 的宇宙,如今也逐漸地冷卻,現在,它的溫度約為絕對溫度 2.7 度 (約攝氏零下 270 度)。 1965 年, 經由微波的偵測,將微波望遠鏡指向任何方向影像都是一樣的, 微弱的冷輻射均勻地來自各個方向, 這是殘留自宇宙開啟時『大爆發』的結果。 這正是微波望遠鏡所偵測到支持 宇宙大爆發理論 的『餘溫』證據。 上圖說明被天文學家認定是來自宇宙「大爆發」後、膨漲至今所殘留的全天域 360 度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影像照。在 1992 年 4 月又發現了「漣波輻射」現象。
作者與主編 :
陳輝樺
(NMNS) 、 王夕堯 (NMNS)
諮詢服務:
陳輝樺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夕堯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NKNU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