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Activities of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Astronomy.

2001 年 4 月 13 日

無線電波天文學 : 電磁波頻譜

提供者 : 陳輝樺 (AEEA 小組 , NMNS )

說明: 十九世紀中葉 (1865 年) 馬克斯威爾闡明了「電磁輻射 (或稱為電磁波) 」理論, 說明了可見光是 電磁輻射 的一種, 此外還有其它許多種類的電磁輻射,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皆是。 除了可見光以外,其餘的電磁輻射均無法以肉眼看到。這些以往我們肉眼看不見而不知道它們存在的東西, 現今我們該如何去探索它們呢 ? 現代天文學 藉著科技研發的各波段新型望遠鏡來觀看肉眼無法見到的事物, 新型望遠鏡可偵測太空傳來各種 不同 的電磁輻射, 並解讀其資訊,以揭開宇宙的奧秘。換言之, 所有電磁輻射依照波長的長度排列,就可以得到電磁波譜,每個光譜區段各有不同的特性, 也帶給我們有關宇宙中各種不同的資訊。上圖的電磁波頻譜, 說明地球的大氣層僅留有可見光和無線電波段的透明窗口,讓可見光和無線電波可到達地面。

明日主題 : 宇宙大霹靂
< | 詞彙 | 日誌庫 | 展示 | 教育活動 | 深入探討 | 相關網站 | 有話要說 | >

作者與主編 : 陳輝樺 (NMNS) 、 王夕堯 (NMNS)
諮詢服務: 陳輝樺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夕堯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明俊 (NKNU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教所)